1.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是何时诞生?

2.计算机网络的由来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4.前苏联的载人航天体系是怎样的?

苏联windows_前苏联电脑系统

“死手系统”是指核国家的系统一旦瘫痪,该系统就会发出核密码,导致所有的核武器捆绑在一起。这个系统能使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敢随意使用核武器,所以一定程度下,能够保证世界和平。

死手系统最出名的就是前苏联的“周界”,目前这一系统也被俄罗斯所继承。俄罗斯战略核导弹的主控系统名为”卡兹别克”。”周界”是卡兹别克的替代指挥系统,用于自动指挥实施大规模核反击。

周界系统的主系统用于向所有军事导弹发出发射指令,无论其位于发射井、飞机、潜艇还是地面移动系统中。该系统完全实现自动化,人为决策因素被排除或最小化。这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复杂的软件系统,能接收并分析大量不同信息,能控制战略导弹部队观测站的遥测和导弹预警系统的数据。死手系统与数百枚洲际导弹相连,可以自动分配打击目标。此系统不会分辨打击的目标是不是攻击的目标,只是按照预定程序打击。

因为俄核弹的打击目标大多数是美国本土目标,至于美国的死手系统会锁定很多目标,这样一来,就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牵扯进来。死手系统不需要任何人力的介入,核反击可以直接自动激活,即使整个国家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今,核大国的死手系统已经成为阻止核大战爆发的极端压制手段,在核捆绑的压力之下,爆发核大战就意味着世界的毁灭。

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是何时诞生?

分类: 电脑/网络

解析:

超级计算机(Superputer)是一种领先世界的电子计算机。它的体系设计和运作机制都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有很大区别。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万亿次以上。因此无论在运算力及速度都是全球顶尖。超级计算第一次被使用是在“纽约世界”于1920年关于万国商业机器为哥伦比亚大学建造制表机的报导。

1960年代,超级电脑由希穆尔·克雷在控制数据公司里设计出来并带领市场直到1970年代克雷创立自己的公司克雷研究。凭着他的新设计,他控制了整个超级电脑市场,站在这个颠峰位置长达五年(1985-1990)。在1980年代,大量小型对手加入竞争,正值小型电脑市场萌芽阶段。在1990年代中叶,很多对手受不了市场的冲击而消声匿迹。今天,超级电脑成了一种由像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及惠普等传统公司所特意设计的电脑。虽然这些公司透过不断并购增强自己经验,但克雷研究依然专业于超级电脑设计。

克雷-2-全球最快电脑(1985–1989)其实超级电脑一词定义不清,随时间演进,昨是而今非。控制数据公司的早期机器都是非常快的标量处理器,是其他公司的最快电脑十倍速度。1970年代,大部分超级电脑都是向量处理器,很多是新晋者自行开发的廉价处理器来攻占市场。1980年代中叶,适量的向量处理器并行地操作成为标准。一般由8个到16个不等。1980年代初期,注意力由向量处理器转向大规模并行运算系统,由成千上万的普通处理器所组成。今天,并行设计建棋于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譬如 PowerPC或PA-RISC及互联的电脑丛集。

软件

分布式运算所用的软件包括一些标准的应用编程接口(如信息传递接口及并行虚拟机器)及开放源码软件。例如openMosix可以把很多普通的电脑联合成虚拟超级计算器。零设定技术方便了即兴建立电脑丛集,而为超级电脑制作容易的编程语言仍然是运算科学的研究课题。

[编辑] 用途

超级电脑常用于计算密集的工作,譬如天气预测、气候研究、运算化学、分子模型、物理模拟、密码分析等等。

[编辑] 设计

超级电脑的创新设计在于把复杂的工作细分为可以同时处理的工作并分配于不同的处理器。他们在专门的运算表现突出,在处理一般工作时却差强人意。他们的记忆结构是经过小心设计来确保数据及指令及时送达。这微小的差别可以导致运算能力的巨大差别。输入/输出系统也有特殊设计来提供高带宽,但是延缓时间却不很重要,因为超级电脑不是用来处理交易。

根据Amdahl's law,超级电脑的设计都集中在减少软件上的序列化、用硬件在瓶颈上加速。

[编辑] 挑战与科技

超级电脑常产生高热,需要冷却。冷却是很大的HVAC问题。

资讯传送不能比光快。几米的距离导致几十纳秒的延误,而克雷著名的环型设计保持了最短距离。

超级电脑在短时间耗用及生产大量数据,需要投入很多资源确保资讯妥善传送及存取。

因超级电脑而开发的科技:

向量处理器

水冷技术

非均匀访存模型(NUMA)

资料分割 (RAID)

并行存取档案系统

[编辑] 处理技术

向量处理因超级电脑而建立并用于高性能运算。向量处理技术后来被用于普通电脑内的信号处理架构及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例如:电视游乐器、图像卡等。

[编辑] 操作系统

超级电脑操作系统虽然是UNIX的变种,但比较小型电脑的复杂一点。一般都倾向减少开发它的用户接口因为可以减少浪费资源在不必要的工作上。同样的道理应用到价值几百万的电脑身上。这个惯例延续到超级电脑,例如SGI都会使用NVIDIA。NVIDIA制造廉价、多功能、高性能的产品。

1980年代初期,超级电脑通常会为了追求性能而牺牲指令集的兼容性及运载速度。它们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雷克-1曾使用6个专属操作系统及并行向量版本的FORTRAN编译器。

[编辑] 编程

超级电脑的并行架构需要特别编程技术来提高速度。Fortran的专门编译器可以产生的源码,运行比C或C++的更快,所以Fortran仍然被选用作科学编程。为了开发超级电脑的并行性都使用紧接分享记忆的并行虚拟器及信息传递接口。

[编辑] 通用超级电脑的类型

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

向量处理机器能为大量数据同时进行同样的运算。

丛集式处理器特别建立连接处理器及内存的通信网络,非均匀访存模型就是最常见的。最快的超级电脑就是使用这个科技。

商品电脑丛集使用高带宽低延误的网络来连接大量普通商品电脑。

根据摩尔定律及经济规模,一个现代的桌面电脑比15年前的超级电脑有更高性能,皆因某些超级电脑的设计已经放在桌面电脑内。再者,简单芯片的开发及生产成本比特意设计给超级电脑的更便宜。

超级电脑所处理的问题都适合并行化,当中减少处理单元之间的资料传送量。因此,传统的超级电脑可以被电脑丛集所代替。

[编辑] 专用超级电脑

专用超级电脑都是针对单一问题而开发的电脑。这些电脑都使用专门编程的FPGA芯片及超大型密集芯片,纵然牺牲普遍性也要提高成本效能比率。它们被用于天文物理学及密码破解之上。

例子:

深蓝, (下棋)

可再重设电算

GRAPE, 天文物理

Deep Crack, DES解码器

[编辑] 现今最快超级电脑

[编辑] 量度速度

超级电脑速度以每秒的浮点运算"FLOPS" 来作量度单位。

[编辑] 现在的超级电脑

2005年3月25日,IBM的Blue Gene/L原型变成了最快的超级电脑。它是单一机器安装了32768处理器,运算能力高达280.6 TFLOPS (1012 FLOPS)。Blue Gene/L原型是PowerPC架构的修改版本,正式运作版本被推出到很多地点,包括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2005年10月28日,虽然运算能力高,但比预期的360TFLOPS低,将来的版本会提高到0.5PFLOPS。以前,一台 Blue Gene/L安装了131072处理器,运算力高达101.5TFLOPS。[1] 2005年11月,IBM Blue Gene/L 成了首500强超级电脑排名榜的第一名。[2]

现在Google server farm可算是世界上最高性能的超级电脑。

[编辑] 过往的超级电脑

在Blue Gene/L之前,最快的超级电脑是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在横滨地球科学学院的地球模拟器。它是由640个特别设计的8阶向量处理器根据NEC SX-6架构所组成的丛集。它使用UNIX的修改版本。

面世的一刻,地球模拟器的速度是比以前最快的超级电脑(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的ASCI White)还要快4倍。它的冠军位置维持了2.5年。

首500强超级电脑排名榜可见于 top500/ 。

[编辑] 类超级运算

某些分布式运算把丛集超级运算推至极限。例如SETI@home计划现在平均有72.53TFLOPS运算能力。[3].

2005年5月16日,Folding@home声称拥有195TFLOPS运算能力。[4]

GIMPS运算能力也高达18TFLOPS。

Google的搜寻引擎系统总处理能力界乎于126及316TFLOPS之间。Tristan Louis估计这个系统等于32000至79000台双2 GHzXeon电脑。[5] 由于散热问题,Google的搜寻引擎系统应该属于网格运算。

[编辑] 超级电脑时间线

由古至今:

时期 超级电脑 极速 地点

1906 Babbage Analytical Engine, Mill 0.3 OPS 英国 艾萨斯 霍特福格兰 RW门罗

1938年 Zuse Z1 0.9 FLOPS 德国柏林Konrad Zuse的父母居所

1939年 Zuse Z2 0.9 OPS 德国柏林Konrad Zuse的父母居所

1941年 Zuse Z3 1.4 FLOPS 德国柏林德国气体动力学研究所(DVL)

1942年 Atanasoff Berry Computer (ABC) 30 OPS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

1942年 TRE Heath Robinson 200 OPS 英国帕雷屈里庄园

1943年 TRE Colossus 5 kOPS 英国帕雷屈里庄园

1946年–

1948 U. of Pennsylvania ENIAC 50 kOPS 美国马里兰州Aberdeen实验基地

1954年 IBM NORC 67 kOPS 美国维珍妮亚州海军试验基地

1956年 MIT TX-0 83 kOPS 美国麻省理工

1958年 IBM SAGE 400 kOPS 美国空军23号基地

1960年 UNIVAC LARC 500 kFLOPS 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

1961年 IBM 7030 "Stretch" 1.2 MFLOPS 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1964年 CDC 6600 3 MFLOPS 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

1969年 CDC 7600 36 MFLOPS 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

1974年 CDC STAR-100 100 MFLOPS 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

1975年 Burroughs ILLIAC IV 150 MFLOPS 美国加州NASA恩斯研究中心

1976年 Cray-1 250 MFLOPS 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1981年 CDC Cyber 205 400 MFLOPS (世界很多地方)

1983年 Cray X-MP/4 941 MFLOPS 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波音公司

1984年 M-13 2.4 GFLOPS 苏联莫斯科计算机科学研究学院

1985年 Cray-2/8 3.9 GFLOPS 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

1989年 ETA10-G/8 10.3 GFLOPS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1990年 NEC SX-3/44R 23.2 GFLOPS 日本府中市NEC府中厂

1993年 Thinking Machines CM-5/1024 59.70 GFLOPS 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美国国家安全局

1993年 Fujitsu Numerical Wind Tunnel 124.50 GFLOPS 日本国家宇航实验室

1993年 Intel XP/S140 143.40 GFLOPS 美国山迪亚国家实验室

1994年 Fujitsu Numerical Wind Tunnel 170.40 GFLOPS 日本国家宇航实验室

1996年 Hitachi SR2201/1024 220.4 GFLOPS 日本东京大学

1996年 Hitachi/Tsukuba CP-PACS/2048 368.2 GFLOPS 日本筑波市筑波大学电算物理中心

1997年 Intel ASCI Red/9152 1.338 TFLOPS 美国山迪亚国家实验室

1999年 Intel ASCI Red/9632 2.3796 TFLOPS 美国山迪亚国家实验室

2000年 IBM ASCI White 7.226 TFLOPS 美国加州罗兰士利物摩亚国家实验室

2002年 NEC 地球模拟器 35.86 TFLOPS 日本地球模拟器中心

2004年 IBM Blue Gene/L (32,768) 70.72 TFLOPS 美国能源部/IBM

2005年 IBM Blue Gene/L (65,536) 136.8 TFLOPS 美国能源部/NNSA/LLNL

2005年 IBM Blue Gene/L (131,072) 280.6 TFLOPS 美国能源部/NNSA/LLNL

中国的超级电脑是曙光4000A。

计算机网络的由来

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诞生,并于1958年交付使用。 

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20世纪50~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119、109乙、109丙、757、717等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参与成员则根据当时前苏联计算机****、前苏联科学院列贝捷夫院士的建议,由年轻的数学专业毕业生组成。

第一任小组负责人是国际网络权威人士闵乃大教授,第一个正式设计任务则是1958年5月国防部门的“导弹防御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

设计工作由北京大学张世龙和第二任小组负责人虞承宣,加上6名数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其中周巢尘、沈绪榜等3人后来分别由不同领域(软件、航天、系统结构)、不同单位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扩展资料: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

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是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微机”(后者可以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

而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价比问题,无法和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步退出舞台了。

国际上没有及时调整战略的计算机公司,例如CDC公司、王安公司等,纷纷倒闭。虽然如此,国内那一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也曾有过较大贡献,例如张修领导的KJ8920,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软件方面就很突出。

百度百科-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通过它,人类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因特网络、因持网,互联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在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 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E-mail和FTP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的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的地位。

80年代初,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仍不能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着手建立提供给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CSNet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形成逻辑上的网络,它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户观点下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CSNet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CSNet-Relay(一台中继计算机)进行。

以上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Internet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Internet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Internet的又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80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4台巨型计算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4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最初NSF曾试图使用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的雏形。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NSFNxT进行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r的合同。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了T1(1.5MbpS),并且连接13个骨干结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人N5FNET中,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带来了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享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进入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际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NSFNET连接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员网。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拓展和扩散,美洲以外的网络也逐渐接入NSFNET主干或其子网。

1993年是因特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因特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WWW(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应用使因特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人们在因特网上所看到的内容不仅只是文字,而且有了、声音和动画,、甚至还有了**。因特网演变成了一个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种媒体交相辉映的新世界,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全世界。

到2000年底,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4亿,预计在2004年将达到7亿。

Internet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信息网络,对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信息交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Internet在中国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

1987年至1993年是Internet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接触Internet资源。在此期间,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一些与Internet联网的科研课题,通过拨号方式使用Internet的E-mail电子邮件系统,并为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国际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1986年,由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即当时的国家机械委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启动了名为CANET(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的国际因特网项目。

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随后,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CANET开始向我国的科研、学术、教育界提供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

1989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通过其国际合作伙伴-美国斯坦福加速器中心主机的转换,实现了国际电子邮件的转发。由于有了专线,通信能力大大提高,费用降低,促进了因特网在国内的应用和传播。

1990年,由电子部十五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和德国GMD合作,连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也和加拿大UBC合作,实现了MHS系统。因而,国内科技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或公用分组交换网,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服务。

1990年10月,中国正式向国际因特网信息中心(InterNIC)登记注册了最高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自己域名的Internet电子邮件。继CANET之后,国内其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也相继开通了Internet电子邮件连结。

199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我国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国开通并测试了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Internet。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的关节,在4月20日,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国际专线为标志,中国与Internet全面接触。同年5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政府对Internet进入中国表示认可。中国网络的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此事被我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从1994年开始至今,中国实现了和因特网的TCP/IP连接,从而逐步开通了因特网的全功能服务;大型电脑网络项目正式启动,因特网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1995年1月,中国电信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的64K专线开通,并且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3月,中国科学院完成上海、合肥、武汉、南京四个分院的远程连接,开始了将Internet向全国扩展的第一步。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俗称"百所联网"工程),取名"中国科技网"(CSTNet)。其目标是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Internet相连。该网络逐步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1995年 5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开始筹建。7月,CERNET连入美国的128K国际专线开通。 12月,中科院百所联网工程完成。就在这个月,CERNET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并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

1996年1月,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1996年11月,CERNET开通2M国际信道,加上1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广东视聆通、天府热线、上海热线作为首批站点正式开通。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与CNNIC签约并管理二级域名.edu.cn。1997年6月3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同日,宣布成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工作委员会。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18.64Mbps。

前苏联的载人航天体系是怎样的?

计算机网络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从应用领域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六十年代:大型主机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3、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八十年代:PC机,局域网技术蓬勃发展

4、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

九十年代: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

在整个航天科技领域,专家们从宏观角度看,认为前苏联的某些空间技术算不上世界最先进。但是,认为她建立起来的巨大航天体系是现今世界上最完整的,并且以总体优势体现了高科技目标,奠定了现代航天学的基础。

如果不计地面航天员训练中心以及测控中心等服务性机构,这个航天体系包括“和平”号空间站试验基地、“联盟”号载人航天飞船、“进步”号货运航天飞船、“联盟”号运载火箭和“质子”号运载火箭。依靠这些设备,开动这个天地间的复杂系统,进行广泛的空间科学研究和探索太空奥秘的任务。

“和平”号空间站复合体试验基地

“和平”号空间站在1986年2月20日发射入轨,质量20吨,长13.5米,最大直径4.15米,有效容积达90立方米,有太阳能帆板2块,总面积达102平方米,共有6个对接舱口。可以与它对接的专用舱和飞船有这样一些种类:大型对接舱,质量为20吨,直径4.15米,容积50立方米。其中不返回的大型对接舱,长度为6.5米;而返回的大型对接舱,长度为13米左右,并拥有太阳能电池帆板2块,面积40平方米,输出功率3千瓦。可以对接的小型对接舱,质量为7吨,长度7米,最大直径2.7米,有效容积10立方米。另外可对接的飞船是“联盟”号TM客运和“进步”号货运渡船。

以“和平”号空间站中心舱为核心的复合体试验基地,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空间对接拼装任务,拥有5个模舱,其中3个科学舱、1个“联盟”FM飞船以及主舱。

科学舱是“量子1”号、“量子2”号和“晶体舱”。“量子”号天体物理实验室是在1987年4月11日与“和平”号对接的。“晶体”舱是1990年6月最后发射上去的,全长13.73米,最大直径4.15米,有5个冶炼炉,其中一个较小,便于搬动。全部炉子均能自动工作,各种不同实验可同时进行。每只炉子带有控制晶体培养过程的计算机。冶炼炉能为大量实验提供良好条件,这些炉内最高温度可达到2000摄氏度。因此“晶体”舱的前景十分可观。有消息报道说,自“晶体”舱拼装到空间站后的头7个月,已经生产价值1000万美元的空间半导体材料。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个地球遥感舱和一个地球环境监测舱未发射组装到位。但现已拥有5个模舱的“和平”号空间站复合体,已具备进行天体物理研究、生产小批量蛋白和晶体的能力。

在使用期间,这个空间站复合体,既可变更模舱数量,也可改变总的配置。专用模舱还能做机动飞行,单独去执行任务。目前,“进步”号货运飞船所占用对接口将供一个不返回大型对接舱对接之用,而“进步”号货运飞船则对接在这个不返回大型对接舱的另一个对接口上。

为了在中心舱即主舱和其他舱室放置科学仪器和设备,辟有专门位置。仪器和设备可能安装在舱室之内,也可能装在空间站复合体的外表。设备的尺寸主要受运输飞船以及某些情况下放置位置的限制。

空间站上的闸门暗室,可使航天乘员不离开空间站就可看管工作在开放空间里的仪表。复合体外部的仪表和设备通过机械固定器固定。仪表工作过程数据以及实验结果由构成仪器组成部分的自动记录仪记录,并可用站上遥测设备直接将数据信息传送给地面跟踪站。

带有科学研究成果设备的返回,则使用载人航天飞船。从回复仪器打包到飞船着陆地面,通常不超过两昼夜。返回地面设备的尺寸规定不超过450毫米×240毫米×160毫米。

“和平”号空间站内的空气和地球上大气层差不多,气温终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真是四季如春。如果不出舱到开放空间去,航天员可以不穿航天服生活和工作。由于空间站远离地面执行观天测地任务,其乘员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因此站上总是停着一艘“联盟”TM飞船参与复合体的工作。实际上还时刻准备着执行救援任务。

“联盟”号TM飞船

“联盟”号是迄今应用最多的宇宙飞船,目前已进入第四个10年。“联盟”号总设计师卡罗廖夫为它设计了几种类型:一种是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三舱型;一种是用于验证月球飞行技术的捆绑式两舱型探测器;还有一种是月球着陆型。用于地球轨道运行的“联盟”号飞船,发展了三代:第一代称为“联盟”号,第二代称为“联盟”号T,第三代称“联盟”号TM。“联盟”号最初用于执行3人低地球轨道单飞飞行任务,飞行时间可达两周半。“联盟”号10和11用于“礼炮”号空间站作渡船。在“联盟”号11发生一次降落事故之后,前苏联人对“联盟”号作了重新设计,使之成为仅能作两天半独立飞行的两人座舱空间站的客运渡船,即“联盟”号T。自1967年4月以来,前苏联共发射第一代“联盟”号飞船40艘,发射第二代“联盟”号T共15艘。第三代“联盟”号TM宇宙飞船和“联盟”号T的区别是安装了更新一代的交会对接雷达与计算机、无线电通信、紧急救援、联合发动机装置和降落伞等设备,采用了轻型材料,可多载200千克载荷。1986年5月21日,第三代“联盟”号TM首次发射,23日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20世纪末,专用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客运的“联盟”号TM飞船已经发射过10多次,均获成功。

“联盟”号飞船由近似球形的轨道舱、呈钟形的返回舱和呈圆柱形的设备舱三个舱段组成。目前是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客渡飞船,它在返回地球大气层之前,将轨道舱和设备舱抛弃,只有返回舱返回地球。从飞船起飞到入轨和返回,航天员都坐在返回舱内。返回舱内部容积4立方米,原有3个座位,能容纳3名航天员,后来改成2个座位,容纳2名航天员。舱内有显示各系统设备工作状态的仪器、导航仪表和各系统的控制转换开关。在其底部有防热罩,其内有4台装有固体推进剂的缓冲着落火箭。飞船入轨后,航天员就可进入轨道舱工作或休息。轨道舱容积4.9立方米,内有交会和对接系统、电视摄影机、出舱活动设备、航天员进膳用具、部分通信等。设备舱分前、后两舱,前舱为仪器舱,内有遥测系统、主要通信设备、各种传感器,后舱为发动机舱。设备舱外表装有天线系统。

“联盟”号TM的外表面除8平方米的辐射器外,均有热覆盖防护。生命保障系统大部分装在轨道舱中,一小部分装在返回舱中,独立部分放在长沙发椅下。氧气瓶供紧急情况时用。废物管理和饮食都在轨道舱中进行。返回舱有够48小时的空气、食物和水,供紧急着陆时用。和货运飞船比较,“联盟”号载人飞船由于生命保障系统、热防护、控制和其他有关部件占去相当部分的有效载荷而费用昂贵。

“进步”号货运飞船

“进步”号货运飞船是用“联盟”号载人飞船改装而成的。除去飞船载人所必需的部分,还装备有自动控制系统;降落返回舱用推进剂和氧化剂容器来取代;原用于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变成了“进步”号飞船的货舱。“进步”号货运飞船发射时重量为7吨,有效载荷2.5吨,大约是其自身重量的36%,效益是相当高的。

“进步”号货运飞船给空间站驻站人员运送他们需要的燃料、压缩空气、食物、水、空气再生器、衣服和邮包,还运送实验需要的置换设备、仪器和装置,还有普通摄影、**摄影胶片。因为宇宙辐射原因,胶片在空间站不能长期保存。

“进步”号货运飞船还帮助运走航天乘员在空间站不再需要的东西。虽然废物垃圾可通过空气锁箱丢弃,但会污染宇宙空间并损失空气,此外,通过空气锁箱是丢弃不了大的东西的,所以航天乘员们都喜欢用“进步”号货运飞船处理他们的垃圾。

“进步”号货运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并卸货之后,装好垃圾便脱离对接,启动减速发动机,离开地球轨道向大地飞去。由于货运飞船没有热防护措施,进入地球浓密大气层后便立即被完全烧毁,如果有少许残余,一般会溅落大洋之中。

“联盟”号运载火箭

“联盟”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第一级是由捆绑在第二级下部外侧的4个火箭组成。因此,“联盟”号运载火箭是由6个火箭发动机串并联组成。发射的飞船固定在火箭的第三级上,外面有整流罩,整流罩的前端固定着应急救生火箭。运载火箭与飞船组合体全长48.8米,底部最大直径10.3米。“联盟”号运载火箭在航天体系中的作用是向空间站发射“联盟”号TM客运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将6900千克重的飞船送入倾角50.5度、远地点450千米、近地点200千米的近地椭圆轨道。发动机燃料为高、低两种沸点的混合推进剂。事实证明,“联盟”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是高度成功的,有极好的可靠性和长久的生命力,生产、使用已经30年。其质量可以和已经持续生产制造25年的DC-3航空器、著名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产品相媲美。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飞船的次数与美国“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以及航天飞机发射次数的总和相当。平均每年用“联盟”运载火箭发射飞船6次。由于长期使用,该运载火箭生产批量大,工艺稳定,成本也便宜。

“质子”号运载火箭

“质子”号运载火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串平行三级发动机火箭,另一种为改型的四级火箭。“质子”号运载火箭也已使用20多年,在航天体系中专用于发射“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以及“和平”号空间站的专用模舱。

“质子”号三级火箭,不包括载荷时全长44.3米,能把21吨有效载荷送达倾角51.6度、200千米高的近地圆形轨道。四级型“质子”号火箭能将2200千克有效载荷送达任何对地静止轨道位置,能将5700千克载荷送往月球,5300千克载荷送往金星,4600千克载荷送往火星。所有各级火箭发动机燃料均为混合推进剂。

考察前苏联航天体系,各构成要素非常协调且运用恰到好处,各显其能。虽然用一次性发射系统做天地间的运输工具,但由于生产批量大、工艺稳定和可靠性好,成本反而比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低。

这个航天体系的长期运行,为空间科学研究带来极大好处。例如,前苏联航天员已经完成了500项以上空间材料加工处理和合金形成试验,有的已经以空间车间的形式进行小批量生产。空间产品性能优于地球产品,通常具有更好纯度和特性。所有试验成功的这些项目,在转向大规模空间工厂生产后,能引起工业的巨大变革。同时,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还不断创造在空间长期逗留的纪录,说明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