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有什么用?

2.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NeuSAR积极推动广义操作系统形成

3.什么是企业云服务,云服务又是什么?

4.农村污水处理设备新睿环保设备好

5.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新睿环保设备好

新睿未来电脑系统_新睿未来电脑系统安装

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如下:

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是一种基于自然叫牌的桥牌叫牌方法。与传统的标准美国叫牌法和欧洲标准叫牌法相比,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更加注重自然、简洁、直观的叫牌方式,使得叫牌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的主要特点是:

1.自然叫牌: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的叫牌方式,而是采用更加自然的方式来表达牌手的牌力和叫牌意图。例如,牌手可以直接叫出自己的最高级别的花色,而不需要通过其他叫牌方式来表达。

2.简洁明了: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的叫牌方式简洁明了,不需要过多的叫牌约定和复杂的叫牌系统。这样可以减少叫牌的错误和混淆,使得叫牌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

3.直观易懂: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的叫牌方式直观易懂,可以让新手和老手都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提高桥牌的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

4.适用性强: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适用于各种桥牌比赛和场合,可以与其他叫牌系统和约定相结合使用。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牌手和比赛的需求,提高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总之,新睿桥牌自然叫牌法是一种注重自然、简洁、直观的桥牌叫牌方式,可以让牌手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它的出现将为桥牌的普及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脑有什么用?

很多,研华、研祥、研发、华北工控、最近还有个叫威强的等,工业控制计算机和一般的计算机只是结构上的区别,可以插比较多的板卡,防护和环境适应性好些,板卡不多。

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工控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工控行业的产品和技术非常特殊,属于中间产品,是为其他各行业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业计算机。

中文名称

工控机

外文名称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

全称

工业控制计算机

组成

计算机CPU、硬盘、内存

简介

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包括计算机和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两部分。它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实时的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等。工控机的主要类别有:IPC(PC总线工业电脑)、PLC(可编程控制系统)、DCS(分散型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系统)及CNC(数控系统)五种。

IPC

即基于PC总线的工业电脑;据2000年IDC统计PC机已占到通用计算机的95%以上,因其价格低、质量高、产量大、软/硬件资源丰富,已被广大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和认可,这正是工业电脑热的基础。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工业机箱、无源底板及可插入其上的各种板卡组成,如CPU卡、I/O卡等。并采取全钢机壳、机卡压条过滤网,双正压风扇等设计及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技术以解决工业现场的电磁干扰,震动,灰尘,高/低温等问题。

IPC有以下特点:

可靠性:工业PC具有在粉尘、烟雾、高/低温,潮湿,震动,腐蚀和快速诊断和可维护性,其MTTR(MeanTimetoRepair)一般为5min,MTTF10万小时以上;而普通PC的MTTF仅为10000~15000小时。

实时性,工业PC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与控制,对工作状况的变化给予快速响应,及时进行采集和输出调节(看门狗功能这是普通PC所不具有的),遇险自复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扩充性,工业PC由于采用底板+CPU卡结构,因而具有很强的输入输出功能,最多可扩充20个板卡,能与工业现场的各种外设、板卡如与道控制器、视频监控系统、车辆检测仪等相连,以完成各种任务。

兼容性,能同时利用ISA与PCI及PICMG资源,并支持各种操作系统,多种语言汇编,多任务操作系统。

PLC

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义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系统(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一种适用工业环境的新型通用自动控制装置,是作为传统继电器的替换产品而出现的。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控制器更多地具有了计算机的功能,不仅能实现逻辑控制,还具有了数据处理、通信、网络等功能。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大大推进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

DCS

是一种高性能、高质量、低成本、配置灵活的分散控制系统系列产品,可以构成各种独立的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DCS、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能满足各种工业领域对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的需求。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合理的软硬件功能配置和易于扩展的能力,能广泛用于各种大、中、小型电站的分散型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以及钢铁、石化、造纸、水泥等工业生产过程控制。

FCS

是全数字串行、双向通信系统。系统内测量和控制设备如探头、激励器和控制器可相互连接、监测和控制。在工厂网络的分级中,它既作为过程控制(如PLC,LC等)和应用智能仪表(如变频器、阀门、条码阅读器等)的局部网,又具有在网络上分布控制应用的内嵌功能。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众多国外有实力的厂家竞相投入力量,进行产品开发。国际上已知的现场总线类型有四十余种,比较典型的现场总线有:FF,Profibus,LONworks,CAN,HART,CC-LINK等。

CNC

现代数控系统是采用微处理器或专用微机的数控系统,由事先存放在存储器里系统程序(软件)来实现控制逻辑,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并通过接口与外围设备进行联接,称为计算机数控,简称CNC系统。

数控机床是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历史

中国工控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80年代的第一代STD总线工控机,90年代的第二代IPC工控机,进入了第三代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时期,而每个时期大约要持续15年左右的时间。STD总线工控机解决了当时工控机的有无问题;IPC工控机解决了低成本和PC兼容性问题;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解决的是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问题。作为新一代工控机技术,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将不可阻挡地占据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层,IPC将逐渐由生产过程自动化层向管理信息化层移动,而STD总线工控机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新一代工控机技术也是下一代网络(NGN)技术设备的基础。因此,覆盖CompactPCI总线、PXI总线以及AdvancedTCA技术的新一代工控机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第一代工控机技术开创了低成本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先河

第一代工控机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盛行于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逐渐淡出工控机市场,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控机。STD总线最早是由美国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为工业标准而制定的8位工业I/O总线,随后发展成16位总线,统称为STD80,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成为IEEE961标准。国际上主要的STD总线工控机制造商有Pro- Log、Winsystems、Ziatech等,而国内企业主要有北京康拓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等。STD总线工控机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PC兼容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国内的总安装容量接近20万套,在中国工控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PC DOS软件的兼容性使STD总线得以发展,也由于运行PC Windows软件的局限性使STD总线被淘汰出局,而取而代之的是与PC完全兼容的IPC工控机。

虽然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还有VME总线和Multiplus总线等,但它们在中国始终都没有形成气候,安装数量、应用范围和影响力都比STD总线小得多。

2、第二代工控机技术造就了一个PC-based系统时代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IBM PC机,震动了世界,也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PC机借助于规模化的硬件资源、丰富的商业化软件资源和普及化的人才资源,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军工业控制机市场。美国著名杂志《CONTROL ENGINERRING》在当时就预测"90年代是工业IPC的时代,全世界近65%的工业计算机将使用IPC,并继续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IPC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时市场上主要是国外品牌的昂贵产品。第二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6,台湾生产的价位适中的IPC工控机开始大量进入大陆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IPC市场的发展,IPC的应用也从传统工业控制向数据通信、电信、电力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延伸。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开始,大陆本土的IPC 厂商开始进入该市场,促使IPC的价格不断降低,也使工控机的应用水平和应用行业发生极大变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PC也随之发展成了中国第二代主流工控机技术。中国IPC工控机的大小品牌约有15个左右,主要有研华、凌华、研祥、深圳艾雷斯和华北工控等。

90年代末期,ISA总线技术逐渐淘汰,PCI总线技术开始在IPC中占主导地位,使IPC工控机得以继续发展。但由于IPC工控机的结构和金手指连接器的限制,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散热和抗振动等恶劣环境适应性问题,IPC开始逐渐从高可靠性应用的工业过程控制、电力自动化系统以及电信等领域退出,向管理信息化领域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以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为核心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IPC工控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对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第二代工控机技术里,还需要提及一个比较成功的技术--PC/104总线技术。基于ISA总线的PC/104总线问世于1992 年,自层迭式结构,具有尺寸小、结构紧凑、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军事和医疗设备。1997年PC/104扩展成PC/104-Plus,增加了PCI总线定义。PC/104总线工控机依靠自身的特点和不断地完善,还将继续在其传统优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

PCI总线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IPC工控机的局限性,促进了新技术的诞生。作为新一代主流工控机技术,CompactPCI工控机标准于1997年发布之初就倍受业界瞩目。相对于以往的STD和IPC,它具有开放性、良好的散热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可热插拔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工业现场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应用,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继STD和IPC之后的第三代工控机的技术标准。采用模块化的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技术开发产品,可以缩短开发时间、降低设计费用、降低维护费用、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CompactPCI是PCI总线的电气和软件加上欧洲卡,它具有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的'即插即用'功能,该功能的实现对高可用系统和容错系统非常重要",2004年度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中的这段话,概括出了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性。国家"发改委"也已经把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列为主要产业化项目之一。

2001年,PICMG2.16将以太网包交换背板总线引入到CompactPCI总线标准中,为电信语音增值服务设备和基于以太网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2002年,PICMG颁布了面向电信的新标准AdvancedTCA,简称ATCA。ATCA比PICMG2.16有更大的规格和容量、更高的背板带宽、对板卡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更高的供电能力以及更强的制冷能力等。ATCA不是应用在电信上的第一个开放式平台,但它是第一个由电信专家专为电信应用设计的电信平台,也主要是为了解决电信系统主要面临的系统带宽问题、高可用性问题、现场升级问题、可伸缩性问题、可管理性问题以及可互操作问题,并最终降低成本。

仪器和仪表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CompactPCI向仪器仪表领域的扩展总线就是PXI总线。PXI产生于1998年,主要是面向"虚拟仪器"市场而设计的,但已经不局限于测试和测量设备,正在迅速向其它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扩展,并与CompactPCI总线互相补充和融合。PXI总线工控机不但具有VXI的高采样速率、高带宽和高分辨率等特点,而且具有开放性、软件兼容性和低价格等优势。一般来说,3U PXI产品用于构造便携式或小型化的ATE测试设备、数采系统、监控系统以及其它工业自动化系统。6U PXI产品主要应用在高密度、高性能和大型ATE设备或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21世纪的头20年是新一代工控机技术蓬勃发展的20年。以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为代表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将在近几年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并在中国信息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新一代工控机的产业化及应用前景

从1998年到今天,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在国内发展迅速,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制约新一代工控机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由于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的生产规模和应用数量还不够大,成本过高,用户还在观望,等待价格的进一步降低;二是国产化的CompactPCI总线I/O模板的种类和数量还不丰富,配套性还不够,用户难以得到完整的解决方案;三是CompactPCI总线设计技术难度大,普及程度不够,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自行研制系统配套I/O模板的能力;四是缺少权威的有关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设计和应用技术的指导性文献,需要培养更多的掌握该技术的专业设计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因此,需要在科技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PICMG/PRC的统一组织下,联合国内外从事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技术研制和生产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用户,进一步加大国产化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的研制和推广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和数量,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互操作性,实现产业化,培养更多的人才,为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到2020年,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20 年,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20 年,是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信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也为新一代工控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应用前景广阔。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每年投放市场的DCS系统数量大约在1400套以上,并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DCS中的现场控制器采用的还是第二代IPC工控机产品,需要用新一代工控机替代升级。随着铁路五次提速,原来应用在车站计算机连锁系统、行车调度监督系统以及铁路红外热轴探测系统上的数千套第一代和第二代工控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已经开始用新一代CompactPCI总线和PXI总线工控机替代。由于电力紧缺而正在加快建设的发电厂和电网系统,需要大量的新一代工控机产品来实现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正在迅速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需要新一代工控机技术。纺织工业、制造业、食品加工、石油化工行业、车载信息系统等需要采用新一代工控机技术。海军舰载测控设备、陆军车载武器控制系统和指挥系统、新型的飞行模拟教练系统等需要高性能的新一代工控机。航空和航天器地面测控设备、雷达识别跟踪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需要新一代工控机技术。核电站的核聚变低杂波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大专院校的虚拟仪器教学实验系统、汽车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系统、防洪数字化大坝在线监测系统等需要新一代工控机技术。下一代的网络设备、电信核心和边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计算机电话集成(CTI)系统和增值服务业务需要CompactPCI、PICMG2.16及ATCA等新一代工控机技术。还有你能想到的或没有想到的其它应用领域。如果说我国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份额只有大约200亿人民币的话,那么加上国防自动化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那就是上千亿的大市场正等待新一代工控机去拓展。

如今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也是推陈出新的时代。以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技术为核心,覆盖CompactPCI、PXI和ATCA的新一代工控机技术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业界权威人士已经预测:"第一,CompactPCI将以每年15%~20%的增长速度取代传统的IPC工控机;第二,CompactPCI与嵌入式系统将成为未来工业控制器的两大主流技术;第三,中国将成为CompactPCI全球最大的市场。"伴随着新一代工控机技术的兴起,工控机制造行业也将重新洗牌,强者和弱者将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百戈争流,不进则退,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的企业,只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勇于和善于迎接挑战,就一定会与新一代工控机技术一起发展壮大,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发展趋势

工控机及其应用的发展是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世界潮流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尤其是现场总线和控制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2000年世界上工业控制计算机市场为300-400亿美元,其中DCS60亿美元,嵌入式系统60-70亿美元,FCS20-30亿美元,IPC70-80亿美元,PLC70-80亿美元,数控70-8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

DCS(集散控制系统)

虽然现场总线为基础的FCS发展很快,并最终取代传统的DCS,但FCS发展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统一标准,仪表智能化等。而传统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改造还需要DCS,因此FCS完全取代传统的DCS有个较长的过程。

当前工业控制计算机仍以大系统、分散对象、连续生产过程(如:冶金、石化、电力)为主,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分散型控制系统仍在发展。由于开放结构和集成技术的发展,促使大型分散型控制系统销售增加。DCS1997年销售为45亿美元,2000年为60亿美元。世界上主要DCS供应商为:Honeywell、Bailey、Westing、House、ABB、Foxboro、L&N、Siemens、EuRo、横河、日本山武霍纳威尔等。

在工控机中DCS是受计算机影响最大、反应最快的一种。DCS主要发展趋势为:

(1)DCS向综合方向发展,由于标准化数据通信链路和网络的发展,将各种单(多)回路调节器、PLC、工业PC、NC等工控设备构成大系统、以满足工厂自动化要求,并适应开放化的大趋势。

(2)DCS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数据库系统、推理机能等的发展,尤其是知识库系统(KEB)和专家系统(ES)的应用,如自学习控制、远距离诊断、自寻优等,人工智能会在DCS各级实现。和FF现场总线类似,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设备、如智能I/O智能PID控制、智能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智能人机接口、可编程调节器相继出现。

(3)DCS工业PC化,由IPC组成DCS成为一大趋势,PC作为DCS的操作站或节点机已经很普遍,PC-PLC、PC-STD、PC-NC等就是PC-DCS先驱,IPC成为DCS的硬件平台。

(4)DCS专业化,DCS为更适合各相应领域的应用,就要进一步了解这个专业的工艺和应用要求,以逐步形成如核电DCS,变电站DCS、玻璃DCS、水泥DCS等。

DCS生产厂家的新产品具有以下特点:系统开放、管控一体化及已有带先进控制软件。DCS生产厂家也从事FCS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工作。

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NeuSAR积极推动广义操作系统形成

作用如下:

1、编辑文档。Windows 10系统自带的记事本和写字板应用程序都是简易的文档处理软件。除此之外,用户也可以在系统中安装像Word一样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进行文档的编辑、文字的排版、插入等操作。

2、数据管理。电脑最初是被用来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所以进行数据管理是电脑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很多企业中,大部分的电脑都安装了表格处理软件——Excel。该软件不仅能够将散列的数据制作成表格,而且还能对表格的数据进行排列、筛选等操作。

3、浏览和处理。用户可以利用电脑浏览和处理。浏览的软件有很多,可以使用Windows 10系统自带的照片Metro应用和Windows照片查看器,也可以安装ACDsee软件并使用该软件浏览。

4、辅助教学 。在现代的教学领域中,很多都采用了微型电脑(PC)进行辅助教学。辅助教学又称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知识的传授,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扩展资料:

电脑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 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5、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什么是企业云服务,云服务又是什么?

3月31日-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出谋献策。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受邀参加智能汽车论坛并发表演讲,阐述产业处于新变革的窗口期,如何构建“广义”与“狭义”兼容的汽车操作系统新生态以及东软睿驰在多域融合趋势下积极推动广义操作系统的形成与生态建设。

一、操作系统构建强大生态体系,应用开发框架发挥重要作用

操作系统的本质是为应用开发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成功的操作系统,大都是在产业变革时期,优先解决应用开发的难题,从而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使用,从而确立领先优势。

例如:Win32 编程接口(API)解决了图形化编程等问题,从而奠定Windows 在 PC 领域的领先地位;Android 解决了在嵌入式设备上的面向多种复杂硬件组件编程(如触摸屏/摄像头等)以及海量应用程序共存的问题,使得手机上的应用开发难度大幅度降低,树立起其在手机领域的统治地位。

总结历史经验,成功操作系统发展壮大的决定性拐点,是某个解决这个巨大课题的开发框架出现,以及在这个框架上开发的大量应用软件的涌现。如 Windows 系统中的.net 应用开发框架、Android 系统中的 AOSP 应用开发框架通过扮演“承上启下”的支撑角色,对操作系统最终建立生态确立主导地位,起到了更为核心的价值作用。

二、操作系统成为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新基石,历史机遇正在出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报告《打造自主可控汽车操作系统》指出,汽车操作系统是我国快速发展智能汽车的胜负关键,是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新基石。

随着芯片和软件的驱动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正如前面所分析,巨大变革的时间窗口也正是产生新操作系统格局的历史机遇。因为新的应用、硬件体系等,都需要新的方法来解决海量的应用开发问题。

尤为难得的是,中国已经成为这场变革的全球热点地区。众多的中国车企正在新赛道上奋力狂奔,而消费者也对于创新给予了相对于全球其他地区最为热情的回应。

与此同时,新的挑战也在出现。随着车企向E/E架构转型发展,行业走向多域融合的新阶段,基于SOA架构的域控制器逐步量产落地,也导致庞大的软件开发规模前所未有,面临技术复杂度、开发模式、开发周期等多维度挑战。实现软件的迁移、复用、迭代,提升创新速度,降低开发成本,提炼更灵活敏捷的创新开发方法学,成为行业亟须解决的课题。

三、汽车操作系统需广义带动狭义,发挥生态协同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电子架构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的架构转变,新能源汽车智能操作系统,要能够支撑电力电子架构的升级,同时兼容车用芯片、传感器、应用程序创新。

以史为鉴,兼容创新之下,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抓住中国市场智能汽车的发展的关键机遇,快速发展出新的应用框架。全新应用框架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广义”与“狭义”并重,进一步带动国内操作系统内核以及芯片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发展新应用框架下的广义操作系统的同时,汽车产业也需要积极推进基础模块的本土化替代,如符合汽车功能安全需求的微内核操作系统(狭义操作系统)、AUTOSAR 中间件等,并通过对新应用框架的良好适配,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

四、NeuSAR积极推动广义操作系统形成

在不断承上启下、应用创新中,东软睿驰自主研发的 NeuSAR ——跨域融合的基础软件和中间件,通过与诸多本土芯片、微内核企业的共同协作,不断的发展壮大,积极推动生态系统的发展。

NeuSAR不仅兼容最新的AUTOSAR 标准,同时与QNX、中兴等微内核企业,也和主流国产芯片厂商,如芯驰,地平线等展开深入合作。当前,东软睿驰与中兴通讯、芯驰科技三方联合打造了全国产化车控平台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芯驰的X9、G9、V9、E3系列芯片,中兴通讯的微内核OS、Hypervisor、Safety Linux系列车用操作系统以及东软睿驰的NeuSAR ,针对数字化转型下的新型集中式E/E架构,提供开发者更友好、适配度更高的全国产自主的广义操作系统及基础软硬件底座。

作为生态友好型的公司,面向OEM向域控制架构、中央集中式架构转型发展过程,东软睿驰始终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多域融合趋势下的汽车软件发展布局,通过基础软件平台组件、跨域中间件、工具链等产品,助力OEM打造创新的功能特性、持续迭代的功能体验。目前许多本土化的算法、通讯、安全以及芯片、微内核等企业都能够在NeuSAR软件平台中进行良好适配与集成,形成软硬协同生态体系。

未来,东软睿驰将持续提升对本土芯片的支撑度,与国内微内核企业协同创新,在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时间窗口,与行业伙伴推动中国广义汽车操作系统的形成,构建共同定义、共同研发、共同生长的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期间,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接受众多权威媒体专访,进一步解读构建“广义”与“狭义”并重的中国汽车操作系统新生态以及本土供应链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等行业观点。

曹斌表示:“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汽车产业正面临自其诞生以来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未来,汽车IT与互联网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带来商业模式创新。东软睿驰要充分发挥软件领域的优势,利用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为车企提供可迭代升级的核心技术、软硬一体化产品及软件平台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莅临东软睿驰展台,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为陈理事长亲自讲解NeuSAR产品技术布局。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世说车语,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农村污水处理设备新睿环保设备好

企业云服务和云服务的含义如下:

1、企业云服务:企业云服务是专门针对在商业领域,在客服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云服务。

2、云服务:云服务则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这里的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

云服务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扩展资料:

云服务的特点:

1、公共云和私有云

简单来说,云服务可以将企业所需的软硬件、资料都放到网络上,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不同的IT设备互相连接,实现数据存取、运算等目的。当前,常见的云服务有公共云(Public Cloud)与私有云(Private Cloud)两种。

2、公共云成本较低:

公共云是最基础的服务,多个客户可共享一个服务提供商的系统资源,他们毋须架设任何设备及配备管理人员,便可享有专业的IT服务,这对于一般创业者、中小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方法。

3、大企业倾向架设私有云:

近年经济环境竞争激烈,就算大型企业也关注成本的节约,因而也需要云服务。虽然公共云服务提供商需遵守行业法规,但是大企业(如金融、保险行业)为了兼顾行业、客户私隐,不可能将重要数据存放到公共网络上,故倾向于架设私有云端网络。

百度百科-云服务

百度百科-企业云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新睿环保设备好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集去除BOD5、COD、NspanN于一身,是目前效果较好的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被广泛用于高级宾馆、别墅小区、医院废水及居民住宅小区的综合污水处理,替代了去除率很低、处理后出水不能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的化粪池。经过实际应用表明,WSZ-AO系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处理效果十分理想且管理方便的设备。

由于在AO生物处理工艺中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因此产泥量较少。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远远低于活性污泥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污水经WSZ-AO系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后所产生的污泥量较少。

扩展资料:

农村地埋式生活污水特点: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保温。

2、一体化污水处理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是钢结构,也可做成玻璃钢。

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的处理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弹性立体填料,它具有实际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 荷条件下,比其它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4、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套全自动电器控制系统及设备损坏报警系统,设备可靠性好,因此平时无需专人管理,只需每月季度的维护和保养。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埋设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

2、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

4、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规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臭措施。

5、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6、设备所有管道采用PVC管或不锈钢管,管道间连接用PVC粘结剂粘结或不锈钢焊接,填料采用悬浮型生物填料作生物载体,生物量大、易挂膜、不结球、不堵塞。

扩展资料

设备特点

缺点:

1、不利于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后,不方便检修与更换。这通常是业主最烦恼的。

2、对环境适应性强,冬天防冻、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较深,并做保温处理。

适合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前提

水量较小 、污染物浓度小、成分不复杂、场地有限、需考虑周围环境美化因素等。通常以上几种情况下建议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