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评课评语

2.如何评课更有效

3.贝壳网评课四个维度

4.教师听评课评语

5.怎样评课: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

6.从哪方面评课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案10分钟,电脑系统的组成评课

一、怎样去听课,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一)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

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

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

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教师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也要做准备。由于大多数教师平时埋头教学工作,对某些教

学理论,学术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听较高一点的公开课会有一些不适应。这就需要在参加教研活动之前,千方百计去了解与钻研一下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或向人

求教,或者重温自己所积累的资料。这样能拓宽视野,缩短与“学术”的差距,这样去听公开课就会收获更大一些。

(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

教学方法。 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厘,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

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

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对熟悉的教师,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可着重就其课堂上

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对一般的研究课,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

堂的体现。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三)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

对课堂实况过几遍**,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一

得”,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 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

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

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教师如何评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

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

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

面。 第一、看教学思路设计 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

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

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哟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

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

析。

第二、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

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

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

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 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

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

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

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

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

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

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

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

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第二、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

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第三、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

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第四、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

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一”现象,这应

该在听课评课中得到解决。这“四个一”是: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教师“讲”“灌”包打天下。2.一练到底,满堂练。由

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怪不得学生说: “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3.一看到底,满堂看。有的教

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 实为“自由式”。4. 一问到底,满堂问。有的教师

把“满堂灌’’变成了 “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

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

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

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

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

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

价。 对一堂课的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整体评析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七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

所听的课先理出个头绪来。怎样理:第一步,从整体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第二步,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

各个教学步骤,要分别理出上面的七个内容。第三步,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老师评课评语

(一)评课的原则 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评课要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为目的,倡导交流研讨式评课。评课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激励性原则。评课要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出发,要善于发现教师教学过程的闪光点,要给教师理论上指导,方法上点拨,过程上反馈,使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 2、层次性原则。评课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评课对象区分对待。对于骨干教师评课的标准要适当高一些,对于新任教师标准适当可以低一点,要逐步提高标准要求。要根据“优质课”、“研讨课”、“汇报课”、“过关课”的不同要求区分对待。 3、针对性原则。评课要讲究效果,不要空话、大话、好话连篇,面面俱到,不深入实际。要抓住关键和要害,突出重点,讲究针对性,要提倡“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评价。 4、客观性原则。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不能走向极端。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课堂教学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评课的方法 评课要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遵循从教学实践到教学理论再回到教学实践的认识规律。评课要有理论根据,要透过课堂教学实践能够归纳出所反映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要在理论上升华,在实践中指导。要将新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2、要从大环节到小环节,突出重点和关键。评价一节课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理念如何,是不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思想。其次,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怎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如何,要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细节上还需要改进什么等。 3、要从封闭式评课向开放式评课过渡,倡导评课手段多样化,参与评课人员多元化。 评课要有中心发言人,要善于归纳教学的成功之处,要毫不保留地指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评课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同时,除了教师的他评外,讲课教师也可以先自我评价,提出问题,引发大家讨论,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评课,征求他们的意见,也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评价意见。(三)评课的规范 1、要有目的、有、有组织地开展评课活动,把被评的课作为新的教育观念与新的教育行为相关联的例证。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获得真实体验,从而提高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要求和能力。 2、评课活动一般先由执教者自评,然后由富有经验的教师、教研组(备课组)长、教研员或专家主评,再由听课者(教师、学生、家长等)评议。 3、要以求真的科学态度进行评课,要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实事求是,极力避免“走过场”、“一风吹”等不良现象。 4、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都要有记录,学校教研组必须详细填写评课讨论记录表,评课档案应作为教研组考核和先进教研组评比的依据。(四)评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4)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2、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3、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4、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5、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6、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7、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1)教学有个性特点。(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五)综合评析法 所谓综合评析法就是指评课者对一节课从整体上做出全面、系统、性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后综合。综合评析包括以下内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教学目标,具体全面;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状态,自然规范;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德育美育,寓德育和美育于学科教学中;从上面的统计分析看出“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是第一位的。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教学程序上分析。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的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占用时间过多,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的,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什么是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一”现象,这应该在听课评课中得到解决。这“四个一”是: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教师“讲”“灌”包打天下。2)一练到底,满堂练。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怪不得学生说:“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3)一看到底,满堂看。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指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4)一问到底,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如何评课更有效

老师听课评课是一件在教学别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师评课评语,供大家参考。

老师评课评语1

1、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通过回忆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要是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

2、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3、X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4、“请坐,请读,请……”,“请”字拉近了师生的互敬情谊,道出了教师关爱学生之心声,再现了和谐的课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本能的素质。

5、X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6、X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教学效益会更高。

7、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8、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9、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0、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11、X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

12、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13、X老师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X老师恰当地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14、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矗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15、X老师在课堂上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16、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17、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8、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9、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20、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老师评课评语2

1、(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2、(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5)较成功的一节课。

3、(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

(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

(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6、(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

(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7、(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教学方式较传统化,特别是课堂的语言氛围有待改进(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还有过早归考点内容;

(3)本节课使用了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它教学效果明显(多媒体、语音室),能否算整合课?

8、(1)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3)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1)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3)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4)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4)教学设计较传统,虽然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等技能,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的艺术性有待加强(如讲课的“”)。

11、(1)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简炼,节奏感需进一步增强,课堂把握能力、组织能力需进一步重炼。

12、(1)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能自然介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5)建议: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

(6)课堂容量较大;

(7)注意板书;

(8)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13、(1)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2)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

(4)建议:①板书;②引导学生做笔记;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14、(1)授课“”不足,节奏感不强,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2)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5、(1)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应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注意板书,并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6、(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本节课最大特点就是以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注意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课堂模式,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3)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4)板书。

贝壳网评课四个维度

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更是在职教师的专业学习。教师通过参与评课,可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同时,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益的机会和平台。

传统的评课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还没有被大家普遍关注的背景下,发展并不太多,且授课教师常常也是在推不掉的情况下接受上课的任务,因此,上课的心态是被动的,上课的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评课老师也是持有任务观点,例行公事的参加评课活动,授课教师与评课教师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与研讨,而且评价语一般是“很好”“较好”“基本上”的模糊定性,至于授课教师新理念下的教学行为很少关注,很少能得到科学的评析。

过去,我参加了不少听评课活动。通常,听课之后的评课走过场的多,实实在在的评议、讨论、研讨的少,结果,听课之后的评课就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是有些老师顾虑太多,评课的时候总是怕说了缺点会引起执教老师的难堪或不满,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好我好大家好,息事宁人;二是有些老师也确实不会评课,抓不住要点,结果只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地说些“废话”;三是有的老师缺乏欣赏的态度和审美的眼光,吹毛求疵、求全责备。

那么,究竟怎样评课才更有效呢?  

即听即评,讲求实效

以往的听评课活动中,有时要一到两周的时间才能听完课,然后在全部听完之后专门拿出时间进行评议(一些出于特殊目的和要求的听评课除外),这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偏差。经验告诉我们,刚刚听过的课印象深刻,评议的就会较为详细些,但在数天前听过的课常常有所遗忘,评课的时候就很难具体了,只能凭印象进行简单的评议,无法深入。

听评课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即听即评,时效性强,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畅所欲言,客观公正

首先是执教老师自评。自评既谈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意图,又谈授课的体会、收获;既谈自己课的优点,也说存在的问题。这种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态度,既不对自己的优点羞于“夸奖”,也不掩盖自己的失误和缺点,而是客观地进行自身剖析。

执教老师自评后是听课老师发言,不需要点名,每位老师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肯定、有批评、有感悟、有体会。谈优点发自内心,谈缺点坦诚相待。有的老师会谈到自己曾经上过这堂课的处理办法,经过今天这堂课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有的老师说这堂课对自己设计某一节课带来了什么启发,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评议的老师丝毫没有保留的、坦诚谈出自己的看法,并会说“这里我认为是不是可以这样处理……”。这样的评课没有讨好式地夸赞,没有指责式的批评,更注重的是交流、研讨,以求共同提高。

评课的科学化、精细化以及评课能使参评者与被参评者共同促进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摆在新课程理念下各位老师的面前,我认为,评好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中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这“三维目标”也适用于教师的评课活动。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的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评教学过程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等。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评教学效果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是否能解决,学生负担是否合理等。

最后,评课要抱着评课不评人的目的,树立正确的评课观念,关注评课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评课过程的体念、评课成果的共享,关注教师的感受和自信心的树立,构建宽松的评课环境和营造合作的评课文化

贴近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

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在评课的过程中,都要始终把实践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执教老师在自评的时候着重分析自己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来设计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评议的教师也是针对执教老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探讨是否符合新课程要求。

教师听评课评语

贝壳网评课四个维度内容: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组织、学习效果。

进入贝壳网,搜索一堂课,进行听课与评课。写好听课及评课笔记。

贝壳网助力序号19技术支持的听评课能力点考核方式:

(1)听课学时>2课时,听课时长>30分钟/课时。

(2)听课笔记>2个,每个维度字数>100字。

网站栏目

1、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贝壳网应对高考新要求,面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出的信息化系统。基于贝壳强大的教学/教务平台,帮助学校轻松开展评价工作,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2、在线测评系统

通过贝壳网的在线测评系统,学生按照系统成绩分成不同层次,同时每个层次生成相对应的个性化教案,从而提供更快速、高效的课后辅导与教学解决方案。

怎样评课: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评语,肯定对各类评语都很熟悉吧,评语是指作说明或讲解用的话。那什么样的评语才好的评语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评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听评课评语 篇1

1、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5、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6、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7、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8、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9、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0、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教师听评课评语 篇2

1、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 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2、

(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 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

3、

(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 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

(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 奏、语言节奏)

(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

(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

(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

(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 (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6、

(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

(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

(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 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7、

(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教学方式较传统化,特别是课堂的语言氛围有待改进(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还有过早 归考点内容;

(3)本节课使用了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它教学效果明显(多媒体、语音室),能否算整合课?

8、

(1)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3)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

(1)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3)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4)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

(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4)教学设计较传统,虽然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等技能,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的艺术性有待加强(如讲课的“”)。

11、

(1)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简炼,节奏感需进一步增强,课堂把握能力、组织能力需进一步重炼。

12、

(1)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能自然介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5)建议: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

(6)课堂容量较大;

(7)注意板书;

(8)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13、

(1)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2)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

(4)建议:

①板书;

②引导学生做笔记;

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

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

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14、

(1)授课“”不足,节奏感不强,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2)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15、

(1)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应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注意板书,并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6、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本节课最大特点就是以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注意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课堂模式,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3)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4)板书。

从哪方面评课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标准”式评课有被当前流行的“理念”式评课取代之势。“标准”式评课既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又有机械性和片面性。“理念”式评课既有开放性和人文性,又有主观性与不可比性。“矛盾”式评课则能兼顾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关于如何评价一堂课的质量,过去我们常用某些标准来衡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更多地是看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课对广大教师有重大导向作用,涉及到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评课方式的转变进行反思,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一、传统的“标准"式评课 长期以来,我们相信好课及其评价应有明确的标准,并大同小异地将其写在各种版本的《教学论》或《教育学》书籍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这些标准被作为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当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后,又成为衡量他们上课质量的基本依据。而且为体现客观性和便于操作,各学校又进一步将标准细化成赋有权重的具体指标,制定成相应的评课表,听课、评课时只需要在表格里打“√”,然后把分值相加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便代表一堂课的优劣。 基于这些标准的评课的确有以下优点:(1)客观性。评课标准是统一的,不因被评者或评者而异,再加上细化的评价指标便于操作,使得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评课的客观公正性;(2)可比性。每个具体指标都赋有相应的分值,只要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学行为与评价指标作对照,就可获得被评教师的得分,用分数多少判定课的好坏,教师之间相互比较时,清楚明确,不容争辩。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有组织的专门活动,上述评课标准对教学有明显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教师尽快走上“正轨”,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和作用,多年来它一直被广泛用,成为对教师进行等级评定与选拔的有效工具。即使在推行新课改的当今,仍有许多学校在沿用这种评价。 “标准”式评课也有明显的弊端,对此已有大量批评,突出表现在:(1)机械性。教学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不是反映而是消除教学活动的丰富性。而且即使教师在各项标准方面都表现不错,它们加起来也未必是好课。更何况课堂上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智力的发展是难以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这种评课是一种简单化与机械化的做法;(2)片面性。传统评课标准中尽管也有“气氛热烈”这样一条,但总体上讲,它们主要关注教师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措施,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焦点集中在教师的教以及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上,而对学生的学及多方面发展重视不够。从根本上说,传统评课的这些不足与我们过去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关,即认为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间接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与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和知识的掌握也就自然而然了。二、当前的“理念”式评课 新课改对传统教学思想做了反思,并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把教学活动看作自主探究与积极交往的过程。响应新课改的召唤,许多教师积极尝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逐渐减少,积极参与、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现象在逐渐增多。面对课堂上的这种变化,许多教师以及评课者放弃传统的评课标准,转而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评析。认为只要符合新理念,即使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好课。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看教师的课后反思以及专家点评就能明白。下面举一个典型例子。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鹬蚌相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产生怀疑,于是教师决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受此启发,其他同学认为蚌也不能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因为蚌一开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 教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确不妥;有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有的反对说,改编也要古为今用,不正确的要修正;有的认为课文是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这么写没什么问题;有的坚持认为,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比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 最后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把教材改一改,并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写给编辑叔叔的建议:“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千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如何评价这节课?根据传统的“标准”,这显然是一堂“目标不明”或“偏离目标”的课,即便不坏也谈不上好。但用新课程理念来评,结论就完全不同。正如该任课教师在课后自评时所说,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探究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与智慧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怀疑正是生成课程的大好时机,不容忽视。抛开事先的预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明智之举。结果课堂因此而出彩,而且是“一堂无法预约的精彩”七。此案例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纷纷发表评论,他们几乎都赞同这是一堂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精彩课,争论只在于这样的课能否预设以及是否每堂课都应该如此。 类似的案例及评价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体来说,用做评课依据的理念较多,它们大都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经验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交往学说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关。显而易见,这是由于近来学术界或明或暗地倡导以这些理论作为教育教学基础的缘故。与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说钟情于间接知识的传递不同,这些理论将焦点转移或集中到人自身,要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原认知、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更有可能解决学生自身的问题,密切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因而与传统“标准”式评课相比,当前的“理念”式评课的确有它的优点:(1)人性化。评课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时的看法与感受,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提的问题是否被解决,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情感是否得到尊重,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2)开放性。多样的理念为评课提供了多种视角,有利于关注到学生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及教学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体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也许正因为“理念”式评课的上述优点及导向作用,当今的课堂教学才得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 不过,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了发展,“理念”式评价并不能让人信服。就上述案例来说,在自由对话、自主探究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热情高涨不,但他们是否也真正生成了智慧就值得怀疑了。事实上,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力图以某些新理念作指导,评课时又说它符合这些新理念,颇有点自话自说,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学生在积极建构、对话、探究后的确也获得了巨展。而且由于理念的抽象性和理解上的差异性,使得这种评课方式出现明显的问题:(1)主观性。评课者基于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以及课堂教学或观摩时的感受作评价,往往挑选有利的方面来说明自己的看法,对其他方面则避而不谈,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2)不可比性。由于理念的多样性与评课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使得评课者眼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独特的,即使同一内容的课也是如此,它们没有可比性,因而也无法区分优劣。显然,“理念”式评课的导向作用是散漫的,既可能使教学走向丰富,也可能使教师感到迷茫。三、课的矛盾分析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要求从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发展功能。显然,从评价目的来看,“理念”式比“标准”式更符合这一要求。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在考查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情况,属于过程取向的评价。只是它太模糊、笼统,不像“标准”式评课那样客观和便于操作,缺乏获取数据的观测点或维度。为把当前的“理念”式评课推向深入,我们认为可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评课。矛盾论是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强有力工具,“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教学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形式,也适用于矛盾分析。这里我们试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结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课堂教学动力: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活动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这三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多重矛盾关系,即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的,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教学的产生和发展来说,上述三对矛盾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学系统最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教学的性质和存在的价值”。可以说,学生与教学内容这对主要矛盾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前提,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推动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根据教学主要矛盾的地位与作用,评课时首先要看教学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否形成,即是否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只有形成了主要矛盾,教学才真正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之上,才有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成为好课的可能。反之,就失去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性或意义,为机械灌输打开方便之门,很难成为一堂好课了。从实际来看,有许多课堂教学由于未激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认知冲突,难免枯燥乏味,即便弄得热热闹闹,学生课后也会感到没什么实际收获。就这一点而言,《鹬蚌相争》一课中学生的提问虽然相当意外,但教师能加以重视,并决定围绕它开展教学,这样,有一个好的开头,才有成为一节好课的可能。(二)课堂演进形态:主次矛盾的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解决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性质与方向。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但它的解决与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发展。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就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当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形成后,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毫无疑问,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不应该由学生自动或孤立地解决,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否则会是一种盲目、低效的自学。而教师能否起引导和帮助作用,或起什么样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则有赖于教师对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及人际关系。换言之,取决于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次要矛盾。理想的状况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都得到解决,并促进着学生与教学内容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 根据教学的主次矛盾关系,一堂好课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来展开,课堂活动的演进过程即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呈跌宕起伏的课堂形态;另一方面,主要矛盾的发展曲线明显体现出两对次要矛盾妥善解决的积极影响,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以及与学生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换言之,如果次要矛盾已被解决,并引导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好课。反之,不管次要矛盾自身解决与否,如果它们与主要矛盾的解决无关,或阻碍主要矛盾的解决,就不是好课。拿《鹬蚌相争》来说,尽管它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展开,也体现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但却不是一堂好课,因为它也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学生的水平相同,教师与教材的矛盾或差距没有消除,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因而任由学生在能不能开口讲话上纠缠不休,而没有引导学生从“鹬蚌相争”这一日常现象的想象与感悟中,明白寓言的深刻寓意。如果将它的课堂形态或学生的思维过程用图来表示,得到的将是直线而不是一条起伏的曲线,其情感过程也是一条高亢的直线而非曲线。(三)课堂活动结果:矛盾的同化或顺应式消除 矛盾论认为,矛盾的解决意味着矛盾的主次方面实现了相互转化。从理论上讲,教学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次要方面应向主要方面转化,即学生的认知结构应向学科结构转化,而不是相反。但从实践来看,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矛盾的解决有两种可能:学生要么放弃自己原有的看法,赞同书中的观点,要么坚持自己的看法,放弃或改变书中的观点。用皮亚杰的话说,前者是顺应,即个体建立了与外部刺激相一致的新认知结构,后者是同化,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在解决与教学内容矛盾的过程中,得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就可能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变,顺应学科结构,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在解决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的过程中,教师不作有效引导,即出现前面所说的次要矛盾没能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致使学生只能用原有观点来同化教材,而没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由此看来,课堂教学结束后,如果学生同化了教学内容,虽不一定是坏课,但也算不上好课,因为学生的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不是最佳发展;反之,如果学生顺应了教学内容,就是一节好课,因为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认识结构发生了质变,获得最佳发展。尽管不能要求每堂课都如此,但只要学生与教学内容真正有矛盾,矛盾解决后就应当有质变。从结果看,《鹬蚌相争》教学后,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同化性的,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日常水平,没有上升到寓言的文学水平,因而不是好课。至少就案例来看是这样的。 总之,矛盾分析以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中心,从三个维度动态地收集教学质量的相关数据,使评课能兼顾过程与结果,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有助于把“理念”式评课落到实处。面对当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课程教学案例,教师可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其质量作出自己的判断。因为这些案例大多围绕学生的问题或认知冲突展开,适合作这样的分析。当然,不能因此把哲学上的矛盾分析法简单搬到教学中来,用它来衡量一切课的质量。从根本上说,教学是价值取向与理论异向的活动,矛盾分析只是一种方法,它的应用要受教学理论或理念的制约。矛盾论的观点在教学认识论、人本主义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等理论中是否同样有效,矛盾分析法是只适合认知领域还是也适合情感等非认知领域,是只适合有冲突的认知还是也适合无冲突的认知,这些问题尚需要作深入研究。

一、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确定:全面、具体、适宜制订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导向性。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班级学生、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处理

知识教授得准确、科学,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精心组织、处理教材: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三、评教学程序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2、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