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月用什么电脑系统比较好看-人类登月用什么电脑系统比较好
1.人类登月几次了?
2.人类想要登上月球,可以使用哪些登月方案?
3.人类是怎样登上月球的
人类登月几次了?
人类先后登月6次。均是美国人完成的。
1、第一次:1969年7月20日。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登月获得成功。第一次近距离拍摄了月球的照片,对科学研究有重大意义。
2、第二次:1969年11月19日。“阿波罗12号”任务总共带回来超过70磅(约合32公斤)的月球岩石样本,科学家利用这些月球岩石去研究月球的历史和构成。
3、第三次:1971年1月31日。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时间为9小时24分钟,第三级降落在月球上,采集了42公斤的物质,首次使用手推车来运输岩石。
4、第四次:1971年7月26日。宇航员驾驶的历史上第一辆月球车使他们在月球上穿越的距离比前几次任务遥远了很多。他们一共收集了约77千克的月球岩石标本。使用科学仪器模块(Scientific Instrument Module,SIM)中的全景相机、伽马射线光分计、绘图相机、激光高度计、质谱仪以及任务后发射的子卫星等等设备对月球表面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5、第五次:1972年4月16日。“阿波罗”16号溅落在太平洋上。它此行从月球上带回200多磅重的岩石。宇航员约翰-W-扬和查尔斯-M-小杜克在月球上度过了71小时,创造了世界纪录。与此同时这个机组的第3名成员托马斯-K-马丁正乘坐指挥船绕轨道航行。
6、第六次:1972年12月7日。阿波罗17号登月舱于1972年12月降落在金牛座利特洛峡谷,两名宇航员在那里工作了三天,并采集了243磅的岩石。这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后一次任务。
扩展资料
中国目前还没有把人送上月球,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中国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嫦娥三号
中国航天人前进的步伐之快,总是出乎意料。当国人为神舟十号圆满成功的自豪感依旧回荡在心田时,嫦娥三号又整装待发了。
漫漫太空路,悠悠中国梦。公元2013年的天空,注定要给国人留下更多难忘的记忆。这一年的初夏,神舟十号两次对接天宫一号,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赢得了世界的喝彩。这一年的初冬,嫦娥三号将实施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这将是中国深空探测的又一新起点。
11月2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作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嫦娥三号12月初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将首次实施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月球,我们来了——嫦娥三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这一次,中国航天器将真正实现“落月”。
嫦娥落广寒,九州同梦圆。仰望夜空,华夏儿女期待着中国航天这历史性一刻的到来。
百度百科—登月
人类想要登上月球,可以使用哪些登月方案?
上文书讲到了苏联为登月的火箭方案头疼。现在的 R-7
系列火箭显然是不够用的,这款火箭的潜力也都挖得差不多了。要知道,在地球的引力场范围内,飞得越高,需要的能量就越大。这就是一个用火箭燃料的化学能去换取引力势能的过程。火箭把上面级推进地球轨道以后,全靠上面级自己的燃料从地球轨道飞向月球轨道,这还不算,还要落下去,这是要花费额外的能量的,下去以后还要返回,还要上来。这也要花费能量。满打满算,上面级怎么也要
100 吨的重量,其实登月舱和火箭只占小头,大头是燃料。
也就是说,一级火箭起码要有这个本事,把 100
吨的东西送进地球轨道。现在东方号和上升号飞船也就那么几吨,差的太远了。美国人也一样,双子座飞船也不大。
双子座飞船很小,不满足登月的需要
这简直是一个连环套,上面级轻一点,整个火箭就可以小一点。怎么才能让上面级轻一点呢?换用高能燃料是个办法,每公斤燃料含有能量最大的是氢,一公斤氢气完全燃烧,可以产生
1416 亿焦耳的热量,汽油只有 473 亿焦耳。柴油更低,只有 448。数值上差的太远了。
但是氢有个毛病,体积巨大,密度低的可怜。即便是压缩成了液态氢,密度也很小,大概是 70.8 公斤/立方米。要知道 1 立方米的水,刚好是 1
吨重,差了不止 1 个数量级。煤油比水轻,也要 820 公斤左右。液态氢小了 10 倍都不止。那么大的罐子,其实没多重。
液态氢温度非常低,低于-252℃
液氢的另一个麻烦是温度极低,氢气是仅次于氦气,第二难液化的气体。必须冷却到 -252℃ 以下,这个温度非常的低,隔壁的液氧温度是
-183℃,温度差了几十度,这两者的温度差就会是一个超级大麻烦。液氧碰到液氢,立马冻成固体的冰坨子。
尽管麻烦很多,但是,氢氧发动机的优点真的很诱人,氢氧发动机的比冲比煤油发动机要高不少,特别适合上面级使用。比冲这个概念大约就相当于“百公里耗油”,比冲越高越好,你能不能开到目的地,就取决于百公里耗油和你带了多少油,只要这两个数相乘是够用的,你早早晚晚都能到。省油就可以少带油嘛,那不就轻松嘛。
最终,美国人决定去啃这块难啃的骨头,因为未来的巨型火箭是缺不了这个东西的。这就是 J-2 氢氧发动机,这东西对如今航天市场的格局都有重要的影响。
直击月球方案
与苏联人的徘徊不一样。美国的 NASA
倒是完全发挥了统一协调的作用,早早就开始论证登月的技术路线。如果要造一枚巨大的火箭,直接飞向月球,那么这枚火箭的起飞重量起码要 4000~5000
吨。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要说当年,就算是现在,也没有这样的火箭。所以这个方案显然是不靠谱儿的。
第二个方案就算地球轨道集合的方案。用大型火箭发射登月舱,在地球轨道上先慢慢转悠。然后再发射一枚火箭,运送屁股后头的一大堆辅助舱段。在太空里交会对接,把登月舱和辅助舱段拼装好,再开动火箭飞向月球。到了月球,直接下去。然后在月球上溜达溜达,搬几块大石头,采集样本带回地球。这个方案的好处是不用一次性把整个登月舱和辅助舱段送上太空,那也就不需要巨型火箭了。但是当时根本没有人掌握交会对接技术,行不行啊?
约翰·胡博尔特在解释他的登月方案,这一方案最后变为现实
最靠谱儿的一个办法,那就是飞到月球附近,被月球的引力捕获,飞船联合体成了月球的卫星,咱不下去。下去,那就是势能变成了动能,在落到月亮上的一刻,动能全都消耗光了。再飞离月球,还要付出相同,甚至是更多的能量。这样是非常不划算的。只要让登月舱这一小坨下去,指令舱+服务舱那么一大坨仍然停留在月球轨道,这是最划算的了。
最终,阿波罗计划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走的。即便是这最靠谱儿的方案,美国人当时也没把握。因为要想让 2 个宇航员登上月球,他们要把 140
吨的大家伙送上地球轨道,这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儿。
布劳恩和肯尼迪,左侧是土星-1型火箭模型
研发这种大型火箭,重担就落在了马歇尔太空中心的掌门人冯·布劳恩的肩上。其实布劳恩早就憋着造大型火箭呢。但是他也是心急,他巴不得早点登月,因此在 50
年代末,他就开始研发土星系列火箭了。他以前研发的火箭不是叫“木星”嘛。下一枚火箭肯定叫土星嘛。他还是想在地球轨道拼装成联合体,然后再飞向月球。他的土星火箭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的。
在 50 年代末,布劳恩手里拥有的发动机也就是洛克达因的 H-1 发动机。更大的 F-1
发动机还在研发之中。这东西被用在纳瓦霍导弹上,后来还在红石导弹上也用过。现在最新的改进型,推力也才几十吨。发射大型火箭是肯定不够的。只能多枚火箭捆绑在一起使用。所以,最早的
C-1
构型运载火箭显得有点土,因为构造太难看,燃料箱都是分离的,一个发动机配一个,你想想这毛重要增加多少啊,一根一根分离的管子,这都是皮啊,要是合在一起,不是更节省嘛,当时没这个技术,稳妥起见,还是分开吧。
土星-1型火箭第一级是8台H-1发动机
C-1 火箭 1963 年改名叫土星 1 型火箭,这是土星火箭家族的开山之作。第一级捆绑了 8 个 H-1 火箭发动机,内圈 4 台,外圈 4
台,足足的一大捆。
火箭的第二级采用了 6 台 RL-10 氢氧发动机。RL-10
算是美国人第一次尝试使用氢氧作为燃料。反正第一个吃螃蟹的难免出事儿。炸掉试车台这种事儿,他们是碰上好几次。火箭发动机不炸才怪,就是炸出来的。这台原始版本的氢氧发动机,比冲达到
433,液氧煤油的 H-1 发动机,比冲才 289,氢氧发动机的比冲优势是很大的。但是这台发动机的推力却很小,只有 7 吨的样子,6 台也不过才 40
多吨。
第二级装有6台RL-10氢氧发动机
布劳恩就用这两级火箭拼装出了第一代的土星火箭,也就是土星 1 号。土星 1 的第一级是在克莱斯勒工厂制造的,第二级是在加州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制造。NASA
是个不错的教练员,带着这些防务承包商一起进步。1961 年,土星 1
型火箭开始测试飞行。布劳恩他们还是比较谨慎的。第一次发射,上面的第二级是假的,是个配重。第一级是真的,就是看这个第一级工作正常不正常。实验还是很圆满的,第一级的
8 台 H-1 发动机把火箭送进了 136 公里高的亚轨道。
后来,在 1962 年和 1963 年又搞了几次测试。都是只测试了第一级,但是上面的配重越来越重,飞得越来越高,但是都是亚轨道。一直到 1964
年,才把真正的第二级给装上。真正飞进了远地点 760 公里,近地点 264 公里的轨道。有效载荷足有十几吨重。按照这个量级。拼凑成登月飞船联合体,起码要发射
10 次,拼装 9 次啊,这多麻烦啊。所以,布劳恩也就明白了。靠这个土星 1 号火箭,离登月还很远。
布劳恩当时规划了从 C-1 到 C-4 各种火箭发动机的搭配。其中 C-2 和 C-3 都没落到实处,只是一个构想。倒是 C-4
比较靠谱儿,那就是第一级用 4 台巨大的 F-1 发动机,第二级用 4 个 J-2 发动机,第三级用 1 个 J-2 发动机。J-2 发动机的推力足有 100
吨,比现在的 RL-10 大多了。
C-4 火箭只要两枚,就能在太空里拼装出登月飞船联合体。布劳恩算计着,这总够用了吧。这时候,手下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建议。假如放大 C-4 火箭。第一级用
5 台 F-1 发动机,第二级用 5 台 J-2 发动机,这样的火箭就足够采用月球轨道停留方案实现登月。
也就是火箭直接把登月飞船联合体送到月球轨道。然后登月舱下去,实现登月,指令舱和服务舱在太空轨道里等着,等到月面上的事儿搞定了,登月舱返回太空,再和指令舱对接,把人装进指令舱,抛弃登月舱,大家返回地球。
NASA 觉得这个办法是最合理的,于是,布劳恩就按照这个构想设计了一个新的型号,那就是 C-5,这种火箭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土星 5 号。
土星-1B型火箭可以打阿波罗飞船,也能打一般的载荷
可是,如果要测试阿波罗飞船,当然不需要把飞船打到月球轨道上去。只要在近地轨道进行测试就可以了,当然就犯不上使用那么巨大的土星 5
号火箭。用小火箭打上去就行了。为此,布劳恩还要改进土星 1 型火箭。把第二级的 6 台 RL-10 发动机,改成 1 台 J-2 发动机。这就是后来的土星 1B
火箭。你会发现,土星 1B 的第二级和土星 5 号的第三级几乎是一样的。没错,都是用了一台 J-2 发动机,这倒是一举两得。
所以,美国人的计划已定,剩下就是甩开膀子加油干了。苏联人还在到处转悠,犹豫不决。科罗廖夫要研发新型火箭,那么他所要做的,也和美国人是一样的。你起码要把
100 多吨的东西送进近地轨道吧,否则免谈。
科罗廖夫 vs 切洛梅
科罗廖夫去找格鲁什科,兄弟啊,你那里有没有大号的煤油发动机啊。格鲁什科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液氧煤油发动机,我这儿里没有大号的,我在研究常温燃料发动机,没空鼓捣液氧煤油。
常温发动机就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反正都是联胺类的燃料。这东西都是有强烈腐蚀性,有剧毒的燃料。但是好处是常温下是液态的,不需要伺候那么冷的液氧,特别适合洲际导弹,可以提前加注。
环保斗士科罗廖夫特别不喜欢毒发动机,因为这东西比较危险,而且比冲不高,他一扭头,抛开老搭档格鲁什科,找库兹涅佐夫去了。另一边,切洛梅就非常喜欢这种毒发动机。他设计的
UR500 火箭,用的就是毒燃料。这枚 UR500 火箭很特别,甚至有点另类。
苏联四海分割,互相不连通
苏联的地理位置,实在是不占便宜。苏联四海分割,北边的北冰洋沿岸,常年冰封,交通不便。太平洋地区又远离经济中心,海参崴被对面被日本挡住了进出太平洋的路。黑海是个内海,被土耳其掐住了黑海海峡的出口,即便是进了地中海,仍然是在澡盆里打转转,波罗的海也是个非常狭窄的海域。
所以,苏联发射火箭一定是在陆地上,因此才选定了拜科努尔。只要是在地上,火箭就必须靠铁路运输。那就必然受到隧道的限制,火箭是不能太粗的。所以,火箭直径就没办法超过
4
米。造超大火箭,首先这一关就过去不去,直径就受到限制。除非在拜科努尔进行组装,在拜科努尔建立厂房。但是这个厂房和在大城市周边的相比,条件肯定是不好嘛。这就是苏联的一大麻烦。美国人没这个问题,可以用船运到卡纳维拉尔角。工厂选址,尽量靠海或者是靠近河边。
UR-500的后继型号
切洛梅设计的 UR-500 火箭,首先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他设计的火箭,中间是个 4 米粗的氧化剂燃料箱。周围一圈,布置了 6 台 RD-253
火箭发动机和燃料储箱。可以先把光杆火箭拉到拜科努尔,通过隧道没问题,到了拜科努尔,把周围的6台火箭发动机和燃料储箱给装上。这时候粗就粗了,没关系,前方已经不需要过隧道了。所以。切洛梅设计的
UR-500 火箭虽然看起来好像是捆绑火箭,其实不是。只是第一级的发动机在周围摆了一圈,中间杆子上是没有发动机的。
早期的UR-500火箭
这颗 RD253
发动机可不简单。格鲁什科不愧是火箭发动机大师。这台发动机用到了补燃技术,或者叫分级燃烧技术,当时只有格鲁什科的设计局掌握。目前,液氧煤油的高压补燃技术也只有俄罗斯和中国是实用化的。美国后来在氢氧发动机上采取过部分分级燃烧,煤油机也研究过,但是没有实用化。目前
SpaceX 的马斯克在全力以赴攻克液氧甲烷的全流量分级燃烧技术。可见这种技术是每个火箭发动机研究者都梦寐以求的。
布劳恩早期的火箭发动机,都要带上过氧化氢,用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来驱动涡轮泵,这个泵把大量的燃料压进火箭的燃烧室,点火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这就是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但是,每次总要带过氧化氢,似乎有点多此一举。
使用燃气发生器循环的发动机结示意图
于是,就出现了第二个办法。用火箭的燃料,先送进一个小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热气吹动涡轮泵,涡轮泵把燃料送进喷管的管壁上走一圈,喷管里边其实就是主燃烧室,先利用喷管给燃料预热,顺便也帮着喷管降温,省得被烧坏了,然后加热以后的燃料被压进主燃烧室,点火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这就是所谓的燃气发生器循环。
废气没有用啦,直接弄个管子排掉就行了。这点废气不产生推力,主要能量都用来吹涡轮泵了。土星 5 号用的 F-1 发动机推力巨大,推力大约 700
吨,这个涡轮泵的功率就有惊人的 5.5 万马力,1 秒钟要向燃烧室送进 5.8 万升煤油和 9.4
万升液氧。一眨眼的功夫,这么多燃料就烧光了,全都喷出去了。
F-1发动机左侧的那跟管子,就是排放驱动涡轮泵的废气的,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的发动机必定有排放废气的管子
这种燃气发生器的方式能够简单粗暴地把发动机做的非常大,变态的大。F-1 发动机到现在也是最大的单喷管火箭发动机。俄罗斯的 RD-170
推力比它大,但是喷管也比它多。但是,F-1 的比冲是很难看的,只有 260 多,人家 RD-170 的比冲有 300 多呢。RD-253 这颗毒发,比冲也比
F-1 要高。
这个分级燃烧技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为什么这个技术就这么诱人呢?
人类是怎样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16日,星期三,一个万里无云的好日子。
其实从7月11日开始,几百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就已昼夜不停地为发射作准备了。计数器已经开始进行“逆计数”,医生们则把从52名合格者中筛选出的三个佼佼者——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以及第二、第三梯队的6个人——采取了最严格的隔离措施。九个人从7月2日起就在无菌的环境中与世隔绝了。
7月16日凌晨4时(美国东部时间,下同),医生为他们作了最后一次检查,然后吃了今后九天内地面上的最后一顿饭。6时30分,他们准时来到了发射中心,并受到了五百名工作人员的夹道欢送。在“一路平安”的祝福声中,三个宇航员春风满面地进入了“阿波罗”舱内,这时4千名值班人员最后检查了所有的仪器、仪表及通信设备。
九时半,宇航员报告一切准备就绪,数百名控制人员依次坐到了一排排荧光屏前,默默计数着飞快流逝的时光。来自80多个国家的几千名观众与100万美国人发出的喧哗声突然一下静了下来,他们一个个屏住了呼吸,紧张地遥望着5千米外的高高发射塔。与此同时,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电视机都打开了屏幕……
“10—9—8……3—2—1,升空!”火箭发出了巨雷般的轰鸣,**的烈火激起了巨大的烟云,强大的气流震撼着一切,连大地都为之颤抖!等了整整一夜的人群更加激动,成千上万的帽子、手杖、眼镜、钢笔都抛上了天空,他们发狂地跳跃着,欢呼着,互相热烈拥抱,兴奋地喊着“上去了,上去了!”“万事如意”、“一路平安”的祝愿声此起彼落,震耳欲聋。在华盛顿电视机旁的尼克松总统高兴地宣布:四天之后为月球探险的全国共庆日,并提议那一天全国放假一日。
在离地64千米高空中,速度已达2.7千米/秒的飞船甩掉了燃料已烧完的第一级火箭,第二级火箭则又把它加速到6.7千米/秒及160千米的高空,接着他们到达了绕地球的轨道上。三名宇航员检查了飞船的轨道,将它调整到奔向月球的方向。这要求复杂精密的计算,稍有差错,就可能永远到不了月球,甚至也回不了地球。然后,地面指挥中心下达了“向月球前进”的命令,于是发动机又按严格规定的时间一秒不差地发动起来,使它以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飞向了进人月球的轨道!
三天后的7月19日下午,飞船按时到达了月球上空。在月背上空的25分钟时间内,阿姆斯特朗等独立完成了最后的、不允许丝毫偏差的轨道调整(这时他们与地面上隔着月亮,地面无法“指挥”),使它在月面上空15千米处、真正绕月球转动起来。飞船一飞出月背,奥尔德林发出了“一切正常”的报告,使地面上的千万人如释重负。7月20日在美国是星期天(格林尼治时间已是21日凌晨),早已钻进登月舱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已经酣睡一“宵”后醒了过来,这时飞船已绕月球飞了13圈了。真正的“登月”开始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与柯林斯热烈告别。
“再见,等着我们,别离开!”奥尔德林喜欢开玩笑。柯林斯则大声回答:“再见,祝你们交上好运!”被称为“鹰”的登月系统从飞船中脱开,阿姆斯特朗开动了制动减速火箭,使登月舱沿着曲线轨道徐徐下滑。他们避开了一个巨石环抱的大坑。平稳地飞到一块平地上空100米的地方,重新慢慢降落。这是最后关键,如果着陆速度太猛,或者角度不对,会使支架因受力不匀而损坏或倾倒,那两个宇航员就将永远无法离开月球,所以真是性命攸关!
两个宇航员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操纵着登月舱,一边不断向地面报告:“75口尺……50口尺……30口尺……我们开始碰到一些灰尘了……”接着,舱内一盏指示灯闪出了悦目的绿色光芒:“着月了!”阿姆斯特朗随手关上了发动机,并报告说:“休斯敦,‘鹰’着陆了!”全世界千百万人都听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报告。“胜利了!”“成功了!”世界顿时轰动起来,贺电、贺信如雪片那样飞向白宫,奥尔德林的夫人高兴得流下了热泪。
地面指挥中心马上向他们发出祝贺,告诉他们:“在这个房间里,大家都在微笑!”“鹰”中的两个人立即回答说:“月球上的两个人也在微笑!”孤独一人在母船中的柯林斯从耳机中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甚至有一些嫉妒了,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他确实是世界上最孤独寂寞的“可怜人”了,所以他高声叫喊
在“鹰”号降落月面6个小时后,地面指挥中心同意了他们要出舱的一再要求。两人在舱内吃了在月面上的第一餐:8块干咸肉方腿,4块家常小甜饼,一罐桃子汁以及咖啡、菠萝、葡萄等水果饮料,又穿上了特殊的“航天服”,背着科学仪器和供氧瓶,打开了舱门和电视摄像机,来到了高达5米的平台上。顿时,一个奇妙的天地同时映入了世界6亿多观众的眼帘之中:一片阳光照耀下的月面上,满目都是大小岩石和尘埃。除了两个宇航员外,再也没有其他生命,也没有任何细微的声音。阿姆斯特朗由于还未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四肢又失去了平时少不了的触觉,轻飘飘的身体反而使他动作显得十分笨拙,走起来踉踉跄跄,简直无法下舷梯。试了几次后,还是在身后奥尔德林的“指点”下,才一步一步地跨下来。即使如此,这区区九级台阶竟花了20分钟时间!
1969年7月20日晚10时56分(格林尼治时间7月21日4时56分北京时间21日12时56分),阿姆斯特朗的左足终于踏到了月球表面上,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这时,全世界都听到了他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的确,这跨过了38万千米的一大步,也是跨越了五千年的一大步!他这一步踏在静海的西南部,月面位置是北纬0°41′,东经23°26′——这里后来被命名为“静海基地”。
19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到了月面上。他们的活动状况顷刻就出现在地面的电视机上,因为电波传过月球的38万千米只需1.3秒时间。他们两人在刚刚还视为畏途的舷梯上跳上跳下,情不自禁地呼喊着:“哦,美啊!”“太好了,好极了,美极了!”
他们开始漫步了。开始时,两人简直难以举步,摇摇晃晃地活像两个醉汉。用奥尔德林的话说:“你要非常小心记住自己的质量中心在什么地方,有时要走两三步才能弄清你身下还有两只脚。”加上月面上强烈的黑白反差,使电视机前的人们看来似乎不像是真的,倒像是两个机器人似的。但没过多久,他们适应了过来,他们开始用跳蹦的方式来行走,就像袋鼠那样跳跃着前进。
他们开始工作了,首先把一面美国星条旗插在了月面上。它宽3英尺,长5英尺,并由细铁丝弄直了(因为月面上没有风,不这样做旗子就无法展开来)。登月舱的外壳上还有一块不锈钢的标牌,上面用英语写着:“公元1969年7月,人从地球来到月球,第一次踏上了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来此。”登月任务完成后,这块标牌连同外壳一起永远遗留在了月面上。除此之外,他们带到月球上的纪念品还有73个国家元首的亲笔信,以及为纪念不幸殉难的航天员的徽章等。
两人在月面上做了几项科学实验。2小时47分以后,他们带了22千克月球岩石回到舱内。7月22日吃了一餐,睡了一觉。他们在月面上停留了21小时37分钟后,怀着惋惜的心情,心痛地抛弃了已完成历史使命的登月舱,乘着它的上半部分回到了柯林斯的身边。除了带有四条细长支腿的“鹰’的外壳部分外,他们还丢下了几架照相机,步行时笨重的靴子,一些仪器的包装盒子,一根铝杆,两只背包及一些不再需要的杂物,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负荷。在他们与柯林斯会合后,连这支小火箭(登月舱的最后部分)也被扔出了飞船,成为太空中的一块废物。
返回地球时十分顺利。60小时以后,飞船重入大气层,最后溅落在太平洋上,与原定的溅落时间只差了10秒钟。要知道,飞行100万多千米才差10秒,这是多么不容易啊!飞船落水时,距打捞他们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不到20千米,尼克松总统也在舰上参加了欢迎他们归来的隆重仪式。
9个月后,“阿波罗12号”又降落于月面风暴洋东南部,它离当年“勘测者3号”在1967年4月19日的着陆点只有180米。所以两名宇航员还从这个旧探测器中拆下了一架照相机——后来,从它中间培养出了地面上的细菌。这说明地球上的某些细菌,在月球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至少能存活两年多时间。它还制造了一次人造陨星撞击月球的试验,引起了持续时间达55分钟的一次“月震”。
“阿波罗”计划造就了24个“月球人”,24人次到广寒宫作了客,其中12人踏上了月面。同时还把四辆“月球车”运上了月面。其中“阿波罗”15、16号在环月轨道上还各发射了一颗“人造月球卫星”。17号的宇航员则在月面上挖了三口深约3米的“井”(当然是不会有水渗出来的干井)。12个宇航员一共做了几十项科学实验与勘测,拍摄了15000多张清晰的月球近距照片和长达12千米的**胶卷,带回了380千克月岩和大量的月壤,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而且,许多登月尖端技术已被移植到工农业及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如果说,宇航员是万里挑一的精英,那么12个登月者应是真正的“人上人”了。他们在月面上无畏的精神,坚韧的毅力,无穷的智慧,辛勤的工作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他们从月宫凯旋而归时,都受到了国宾般的隆重接待,但在鲜花和荣誉面前,12个人却走着不同的道路。
在月面上留下第一个人类足迹的尼尔·阿姆斯特朗自幼聪颖好学,在中学时代便为因病临时缺课的老师代课,后成为出色的飞行员。但他一贯淡泊名利,尽管在几次太空旅行中他临危不惧,有化险为夷的天赋,但他一直十分自谦,总说自己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并“希望大家早早忘掉我”。登月之后即辞职隐居在俄亥俄州一个小城镇的郊外,平时过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只有在总统特邀时才偶露一面。1986年“挑战者”惨祸之后,他应里根之邀参加了调查工作。现在他仍在自己的农场中过着平静的生活。
与他一起登月的艾德温·奥尔德林虽然早期经历与他相仿,但“漫步月球第二人”的荣誉却反而成了他的精神负担,他的空军上校父亲也一直为迟19分钟而耿耿于怀。奥尔德林为此苦恼不已,一度被送入空军医院的精神病房,妻子因而离他而去,第二次婚姻也因他酗酒而破裂。直到1980年50岁时,才在医生及朋友的劝导下戒了酒,并第3次结婚,现在夫妇俩安居加利福尼亚,他也开始振作起来,出版了两本著作和一部科幻小说,并在为将来的“太空旅游”而奔波。回顾往事,他无限感叹:“当年传媒过分的渲染,使我们一夜间变成了伟大人物,这使我晕头转向无法适应,现在我已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先后6次进入太空的约翰·扬是登月者中唯一仍在航天局工作的专职科学家,并已任技术总监之要职。他第一次上天时年仅35岁,登月是他的第4次太空之旅,尽管称“阿波罗16”是“迄今最成功的宇宙飞行”,其实也是事故连连、险象环生:先是扯断了一根电缆,使一些科学实验仪器无法运作,接着绕月运行母船上的摄影设备出了故障,而回到母船后,又有一个电闸出了毛病,使原定的月震试验难以为继……他的第5次宇航即是世界上航天飞机的处女航,他作为指令长“开辟了航天新纪元”。至今仅有一人平了他的6次记录。
地质学家哈里逊·施密特走的从政之路,一度当上了新墨西哥州共和党的参议员,现在虽早已下台,但仍在从事科技和政治方面的咨询工作。艾伦·比恩却成了一位艺术家,他现在已是世界上唯一的从月球上归来、专门以月球为题材作画的画家,并决心在10~15年内创作出200幅作品,据说因他的画上涂有“原始月尘”,所以售价都在5万美元以上。
最后离开月球的尤金·塞尔南,从月球归来后先是在一家石油公司供职,但老板需要的是用他登月的传奇般经历来招引生意,而漠视他的才能,甚至有位富商要塞尔南为他的轻型卡车题写“宇航牌汽车”……受不了市侩之气的塞尔南终于拂袖而去。他现在是休斯顿航天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并经常在电视中作太空活动的评论讲解,并成为美国广播公司中最受欢迎的人员之一。他多次强调“作为最后一个登月人的荣誉,我希望尽早地被人取而代之”1994年10月,他应邀到上海参加“我们的太空时代展览”。对于中国人民的真诚和热情他极为感动,他说:“人是上帝创造的奇迹,而世界的奇迹将由人类自己来创造。”
登月者中有2人则莫名其妙地成了忠实的宗教信徒,更有一人还因失足被航天局除名处理。
说来难以置信的是,轰轰烈烈的登月壮举,登月者的津贴少得可怜,每天只有区区27美元,还得从中扣去伙食费22.5美元(因他们有原来的工资),这与他们的名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戴维·斯科特就在这考验前把握不住自己。他的航天资历与阿姆斯特朗相当,当年他们二人就一起驾驭“双子8号”作了首次宇宙飞行,1969年他又作为“阿波罗9号”的3人之一,在地球周围对登月舱进行性能测试,1971年的登月是他第3次太空活动。他事先印制了398个首日封,上面绘有“阿波罗”登月飞船、登月舱的图案,还一一贴上了与此活动相关的纪念邮票。在登月时他把它们带上了月球,8月7日回到打捞船后又逐个加盖了特殊的邮戳,这样,这些特制的首日封马上身价百倍,变成了罕见的“太空首日封”。斯科特还奇货可居,把它的价格抬到2000美元一枚!可是不久便东窗事发,他“偷鸡不着反蚀把米”,被弄得声名狼藉……后来几经周折才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太空运输咨询公司谋得了一个职位。
故事还有不少,但我们从中已可得到不少教益,学会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荣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